《甄嬛传》原班人马打造《芈月传》 首支片花昨公布
摘 要:《甄嬛传》播出后曾激发网友争相学说“甄嬛体”,由《甄嬛传》副导演组出品的《武媚娘传奇》也在台词上十分讲究,而同样是在古代,《芈月传》的台词又有何特点?对于“芈月体”一说,郑晓龙和王小平斩钉截铁地表示,“我们不会让你们从我们的台词里面联想到《甄嬛传》。”王小平透露,这么做是有原因的,除了时代背景不同,她和郑晓龙也憋着一股劲儿,“《芈月传》里面一切可能让人觉得跟《甄嬛传》相似的或有联想的我们都不要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因为《甄嬛传》中的“嬛”字读音曾闹过乌龙,本该念“xuān”,却被错读成了“huán”。此次偏爱生僻字的郑晓龙,在《芈月传》公布海报时就标注了拼音“mǐ”。而据记者观察,除了芈月的“芈”字,该剧中的其他生僻字还有不少。其中马苏在该剧中饰演“魏琰”,是一位魏国公主,如果你想“山东秀才念半边”就错了,该字的正确读音是“yǎn”。此外,蒋欣出演“苣姬”、方中信饰演的“嬴驷”、高云翔饰演的“翟骊”等名字中都有生僻字,如果拿不准可千万不要轻易读出来,被人拆穿就贻笑大方了。
编剧称两者根本不能比郑晓龙期待再创高峰
《甄嬛传》与《芈月传》都出自导演郑晓龙之手,对于二者比较,郑晓龙称自己早已料到,“我在准备这部戏的时候,都已经有很多人问我说这两部戏到底有什么不同。”他表示,两者其实有很大不同:“《芈月传》的格局比《甄嬛传》更大,光搭景就有秦国、楚国、燕国等数个宫廷大场景,还有草原等恢弘壮阔的外景戏。而且它的电影化程度更高,我们的制作是可以直接拿到电影院放映的。”
而担任《甄嬛传》和《芈月传》两部戏的编剧王小平,则更加心直口快地说:“它们根本不能比!”王小平说,作为编剧,她对《芈月传》的人物关系设定更复杂,场面更宏大,“如果说《甄嬛传》在是小河沟里荡漾,那《芈月传》就是在大海里放舟。它真的比《甄嬛传》好的不是一星半点。”
- 济南一天四次变脸 雾尘雨风俱来(2013-03-0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