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公共基础设施如何避免“带伤服役”?
摘 要:随着交通流量日益增大,部分桥梁构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。常见桥梁病害主要有钢筋锈蚀、混凝土脱落、基础冲刷损伤及桥梁附属构件功能退化等。
好看,是没有安全隐患的。”谢女士说。“2009年全运会的时候,我们申请专门的资金,对省体大修过一次,小修也不断。不过,修复资金也都纳入财政,只是资金有限,我们只能保证总体结构不出危险,外观的修复,由于缺乏资金,我们也是很挠头。”谢女士说。专家说法建议将事后维修的方法改为预防保全
山东省体育中心体育场建于1987年,可容纳55000人,是1988年第一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主会场,承办过很多大型赛事,也曾是山东鲁能泰山足球队的主场。玉函立交桥则于2004年建成通车。北园高架则于2007年建成通车。
济南市市政公用管理局负责人介绍,我市市政公用设施都投了责任险,因公用设施给市民造成的损失,可根据不同情况,市民申请走此保险获得赔偿。至于对公共设施的日常养护周期,则由各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,国家和全市无硬性规定,而维修资金则由各区或不同项目部门各自承担。
对此,山东省建筑设计院专家表示,维护对于基础公共设施的服务质量和寿命非常重要,忽略维护是很多部门存在的严重问题。政府在做基础设施资金安排时,往往只考虑投资支出,不考虑维护支出。维护资金不到位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通病。在发达国家,每年基础设施的维护支出远远大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支出。如果维护支出不到位,基础设施会过早破损老化,导致服务质量低下、安全性能下降、服务寿命减少,从实质上来讲,甚至可能白白浪费许多前期投资。从这一国际经验看国内,我国许多城市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基础设施大发展后,存量已接近发达国家城市水平,但在针对资金计划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展的可行性研究中,鲜少看到经过严密计算的维护支出安排。
“在市政公用设施维护上,应优先进行陈旧老化的社会基础设施的维修管理和更新投资,控制新项目的投资。此外,对道路、桥梁、隧道、自来水、下水道等公用设施,预防保全型维修管理是最有效的。现在很多部门一般都是采取事后维修的方法,应将这种方法改为预防保全,防患于未然。”该专家建议。